文化营销下 衣柜企业需要做到“精、秒、绝”
当下,衣柜市场营销方式花样百出,特别是在近几年衣柜行业竞争更趋激烈的背景下,不少企业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开始创新营销方式,文化营销异军突起。然而,从现实市场反映来看,不少人感觉“文化营销”已失去它原本应有的味道,变得俗不可赖起来。对此,业内人士指出,真正做好文化营销,企业需坚持做好三字诀:“精、秒、绝”。
文化营销要“精”
有时候,消费者买的不是产品而是文化,而文化则代表品味。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不少衣柜企业开始卖文化,卖品味。但是品牌的文化底蕴并不是贴个标签,喊几个口号,弄几场文化活动就能建设出来的。文化营销活动的形式选择要精到,不能盲目跟风,不是说人家请大牌明星,你就请更出名的明星,也不是说人家冠名足球赛你就跟着冠名篮球赛。有的衣柜企业就是为了炒作文化而做文化营销,仅仅是为了一个炒作噱头,给自己的企业文化打个“标签”罢了。做文化营销,其核心不是营销而是产品,挖掘产品自身独到之处,再精选与之契合的文化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文化营销要“妙”
谈到“妙”,便是要如何在被大家所玩遍的各种文化形式当中找到妙不可言的切入点,从普遍当中找到精妙的玩法。例如,大家都是在推“健康环保”这一品牌价值,可是选择的方式则有所不同,例如运动会、快闪、研讨会、公益沙龙、拍卖活动、摄影比赛等。可并不是说,每个方式都能为衣柜企业所用,因为品牌跟文化需要契合,不然画虎不成反成犬,得不偿失。“产研学”是一种投入较高的文化营销方式,将企业产品与高校课程直接挂钩,实现企业、学校以及学生的三赢。为了避免空喊口号,企业还让工厂变为学生的课室,将毕业设计直接转化成商品,现实意义非常大。
文化营销要“绝”
文化营销刚兴起之时,消费者可能会觉得有新鲜感,可如今,总觉得“文化营销”已是陈词滥调。文化与衣柜产品若能和谐相处,则皆大欢喜,但若文化被生硬地嫁接到产品中,反而有品牌绑架了文化的味道。“绝”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什么样的营销活动只能为你所用,其他人只能是东施效颦呢?例如,电商十一月搞的“双十一促销活动”弄得红红火火,到了十二月再来一个“双十二促销活动”就疲软极了。同样的道理,文化营销能拯救衣柜企业,但是需要找到最符合自己的营销方式以及宣传时刻。
总之,就当下来看,文化营销的确是衣柜企业进行宣传的重要方式,但是文化营销需要将品牌价值恰如其分地融合到产品之中,而不是纯粹为了进行文化营销而将文化绑架,粗暴地将其套在产品之上。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