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来瞅瞅“你是个什么垃圾?”——北京版已上线
一颗不太规矩的心,多种奇妙的想法。跳动思维与时代的结合品。代表作《饱读诗书就一定有用吗?》、《分寸感是一段关系中最重要的点》。
今天微博热搜上一条#北京将推动垃圾分类立法#,让不少北京的小伙伴摩拳擦掌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垃圾分类能力”捏了一把汗。毕竟上海的朋友前段时间差点被垃圾分拣阿姨提出的“你是什么垃圾”逼疯了。
当然,这不是骂人的话,而是提醒市民要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史上最严”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诞生了。
你能做个“拎得清”的人吗?
在上海,垃圾被分成四类: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看上去似乎并不难,但实际操作起来.....
拿一杯没喝完的奶茶举例,奶茶里珍珠属于湿垃圾,奶茶杯属于干垃圾,奶茶盖属于可回收垃圾,喝完奶茶擦嘴的纸巾属于干垃圾。所以一杯奶茶,需要分别投放在三种垃圾箱里。
除了严格的分类政策外,同时出台的还有倒垃圾的时间限制,只有早晚两个时段。这可苦了996的上班族,朋友圈的S先生表示准备坐高铁去杭州丢垃圾。
随着上海“垃圾分类”的试行,强制垃圾分类将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展开。北京已经开始推动垃圾分类的立法了,杭州也已经出台措施:对于违规分类的,最高罚款可达10万元,并计入个人征信。
强制垃圾分类是否有必要?
垃圾只有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再利用就都是宝贝。
其实垃圾问题早在多年前就被关注了,但是一直难落实到位。2017年,上海生活垃圾清运量为743.07万吨,北京更加庞,达到924.77万吨。其中,有90.5%没有被回收利用。
像我们每天外卖使用的塑料袋、塑料餐盒等白色垃圾,埋在地下200年也烂不掉,甚至还会使土壤失去耕种的能力。但是1吨废塑料却至少能回炼600公斤的汽油和柴油,既保护了环境又变废为宝,何乐而不为呢?
垃圾分类尽管会在起步的时候带来一些困扰,但我们谁都不想在几十年后生活在垃圾堆一样的环境中。
如何正确区分“各类垃圾”?
这场与垃圾的战斗,我们决定奉陪到底。但是,你真的能区分清楚日常垃圾分类吗?
以前的上海人打开冰箱看到的是各种蔬果、海鲜、冷饮、坚果……
现在的上海人打开冰箱看到的是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
(图片来源:海尔全屋家居公众号,侵删)
瓜子皮是湿垃圾
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
鸡蛋壳是湿垃圾
整只小龙虾属于湿垃圾
龙虾壳属于干垃圾
虾头里面的虾黄属于湿垃圾
去掉虾黄的虾头属于干垃圾
(图片来源:海尔全屋家居公众号,侵删)
许多网友表示需要彻底分明白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冰箱里的酸奶水果可不等人,万一变质了,就需要接受灵魂的拷问。所以为了多争取一点学习时间,海尔智慧厨房来帮忙了!
全空间保鲜冰箱通过冷藏光感锁鲜、阻氧干湿分储、冷冻智能恒温和全空间净味系统,最大程度保留食材健康原味。搭载“细胞级养鲜”阻氧干湿分储技术,实现氧气、氮气比例自主调节,延缓食材细胞新陈代谢,从根源上有效延缓食材被氧化的速度,减少厨房垃圾的产生。
(图片来源:海尔全屋家居公众号,侵删)
海尔智能防干烧燃气灶不仅能在意外熄火后,自动切断气源,防止燃气泄漏,实现低温保护,还能根据其独有的防干烧专利技术实现高温保护。有效避免出现用户烧干锅而产生厨房垃圾的情况。
(图片来源:海尔全屋家居公众号,侵删)
与其继续吃瓜上海市民,不如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对垃圾分类高度重视。这次强制垃圾分类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气魄和担当。
(文章来源:海尔全屋家居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