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才是你的宝宝吧 孩子都是捡来的?
要说这年头谁最忙
无疑是父母最忙
上有老,下有小
每天为生活奔波忙碌
于是,“没时间”就成了父母们的生活常态
不仅越活越累
连陪伴孩子都成了一种奢侈
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
成了 “失陪父母”
不仅缺乏时间,更缺乏跟孩子的互动空间
慢慢地这就成了一种“病”
没空只是病症表现
没有互动空间才是病症根源
在家里有一方小小的互动天地
琐碎的陪伴时间就能让孩子觉得幸福
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
怎样对症下药,来治好“失陪父母”这个病!
病症1 机不离手症
诊单:
病症描述:离开手机三分钟就心慌,看到信息推送就控制不住点开它,不带手机上不了厕所,对孩子和家人的话充耳不闻。伴有“短信颈”,视力退化,手臂无力症状,常在空闲时间发病。
治疗“药品”:以互动为主的新型客厅空间,弱化了电视的视觉效果,让注意力重心转移回孩子身上。大大的客厅留白和长桌也为家人提供了充足的互动场所,拉近彼此距离。
放下手机,跟孩子在客厅一起玩玩游戏,讲讲话,你会发现这比任何事情更有趣和温馨。
病症2 加班缺位症
诊单:
病症描述:脑中没有下班概念,工作起来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每天早出晚归,即使与家人生活在一起,也见不了几面。伴有干眼、鼠标手、腰间盘突出症状,常在半夜发病。
治疗“药品”:SOHO榻榻米书房空间,办公和休息空间兼备。办公桌能代替公司,成为常驻地,榻榻米也为孩子提供休息和玩乐场所,带娃办公两不误。
办公桌上的你在工作,榻榻米上的孩子在嬉闹,互相陪伴彼此,没什么比这更重要了。
病症3 外卖狂热症
诊单:
病症描述:上班累成狗,下班不做饭,只能点外卖。附近哪家外卖好吃都摸清了,对孩子的喜好却摸不清。伴有胃痛、营养不良症状,常在饭点时间发病。
治疗“药品”:餐厨一体的厨房空间,设计成开放样式,让做饭变成父母与孩子交流的媒介,给孩子更多的关怀,也让做饭变成一件有趣的事。
你在做饭,孩子在旁边给你讲述着学校的趣事,欢乐的情绪也成为饭菜的佐料,传递给每一位家人。
病症4 甩娃啃老症
诊单:
病症描述:甩不开工作,但把娃甩给爷爷奶奶却很顺手,从来没想过会增加老人负担的问题。伴有偷懒自私症状,常在寒暑假发病。
治疗“药品”:适合老人的次卧空间,其中低矮的家具更方便老人的生活,给老人提供舒适的休息空间,不会让带孩子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家里老人身体健康,孩子茁壮成长,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才是天伦之乐。
病症5 二胎偏心症
诊单:
病情描述:对老二有求必应,对老大却置之不理,喜新厌旧的做法套用到孩子身上,让孩子心寒。伴有偏心症状,常在下班时间发病。
治疗“药品”:双人儿童房空间,上下同样的床和两张书桌的配置,让孩子感觉得到了平等的爱。两个孩子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能有更多交流,也方便了父母与两个孩子同时互动。
闲暇时间,一家人围坐在地毯上,听着两个孩子的欢声笑语,让人感叹生活是如此美好。
病症6 补习成瘾症
诊单:
病症描述:把教育孩子的主导权托给补习班,不关注孩子意愿,只为自己省力。伴有不负责症状,常在周末发病。
治疗“药品”:亲子多功能房空间,有两张书桌,一张满足父母办公需要,一张满足孩子做作业需要,在同一个空间里,父母能及时教授孩子知识,黑板的设置也让传授更方便
在黑板上书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孩子的用心,字里行间表达出的爱让家变得更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