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间,他用山川草木染出千年前的上百种颜色!
在物质的世界里
寻找精神的含义
生活不该一尘不染
草木着身
从草木中萃取颜色加诸于身,是千百年来人们获取色彩的古法。早在夏朝时期,古人就已使用蓝草进行染色。
据《唐六典》载:“凡染大抵以草木而成,有以花叶、有以茎实、有以根皮,出有方土,采以时月”。草木染在唐朝时期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这一工艺在艺匠手下得以流传,小笨便是草木染艺人之一。
小笨是“远远的阳光房”草木染工房主理人。2014年,明月村罗大爷的瓦房被租来改造成染工房。
在这里,他会不定期向村民开展染布培训,在教学中探索草木染的各种可能。
罗大爷在这儿住了有70多年,子女常劝他去城里住,但他依然选择留在这里。
这里记录了他的成长,承载着与发妻、孩子其乐融融的回忆。所以,他舍不得离开。
小笨说:“工房里很多东西还是罗大爷妻子的嫁妆。几十年了,有些东西虽不能用了,但它们都带有独一无二的故事。这也是我之所以喜欢这儿的另一个原因。”
9点一过, 小笨准时来到工房。将屋内外仔细打扫一遍后,将房门轻轻掩上,拿上自己的镰刀、小背篓……来到板蓝地里开始采集原材料。
邂逅草木染
染材种植是草木染第一步。大自然赋予我们丰富的色彩,竹叶、银杏叶、荷叶、洋葱皮、茶叶、玫瑰花、丁香、紫草等一切植物的根、茎、叶、皮都能成为染料。
小笨把刚从地里采摘回来的板蓝洗净后用水浸泡,便开始了染布。
染布之前,需要先检查“蓝宝宝(染液)”的发酵情况。种蓝、采蓝、沉淀、发酵,而后才能收获这满满的一缸染液。
这还不算完,小笨还得好好“伺候”它们,好水好酒好糖地喂着,温度、水质、气候、操作手法等都有讲究。唯有这样,它们才会好好工作,染出炫目的色彩。
“蓝宝宝”最上面还有一层泡沫,可不要小瞧了它,这层泡沫是染料发酵后形成的菌类,也是着色的主要因素。
一番染料搅拌后,小笨站在长桌前开始冥思苦想,他在思考:“这块布我应该扎成什么样?” “图案设计”便是草木染的第三步。一块纯白的布将染出怎样的图案纹理,全由“扎布”决定!
做完这一步,才真正开始染色。浸染过程中,时间越短颜色越浅。在蓝染的世界里,蜿蜒流转,水流到哪里,哪里就是决定要去的地方。
“固色”是草木染的最后一步。从染缸中捞出,最初布料呈现出的色彩是瑰丽的孔雀绿。铺开晾晒在有阳光的院子里,经过空气氧化后会逐渐变为蓝色。
往后再重复:浸染、漂洗、晾晒,直至不再褪色为止。微风拂起布艺一角,空气中满是草木自然的芳香。
色彩,源于自然,最终也会回归自然。草木,将色彩留在了衣物上,把残渣溶解后留给了大地,这也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完成属于它的生命轮回之旅。
染一块布,在劳作中内观,训练一颗不受束缚的心。所以,对小笨来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去爱自己想要爱的人,心与灵魂都是自由的。
与自然有染
自然里的一切花花草草都是小笨喜欢的,对草木染的喜爱程度近乎痴迷。他可以染布染上一天,直到手指、手掌都变色。
他将自然染进生活,借助草木的力量,用等待和专注,与自然和谐相处。
草木染是祖先留给我们一门很有意义的手艺,环保健康,与现代所倡导的自然简约的生活契合。
在他看来,草木色是自然的馈赠,来之不易,理应珍惜,而将草木染继续传承下去亦是他的责任。
自然生活
如果说小笨的生活是与自然有染,那么全友家居则让你在家的自然空间里舒适生活。取自大自然的原木材,回归自然,让你感知家的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