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了, 大多数考生的情绪都随之紧张起来。而很多家长的紧张情绪比考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面对高考,家长很想为孩子做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往往想起什么便做什么,结果是孩子需要的没做,孩子不需要的做了,反而弄巧成拙。那么,临近高考,作为高三的家长应为孩子做点什么呢?
一、家长要摆正心态,做好后勤保障。
参加高考的是孩子,不是家长。如果把孩子比作一名长跑运动员的话,家长则是一名助跑者,是为孩子提供服务的。而很多家长把自己当成了运动员或领跑者,不但没有为孩子服务好,反而阻挡了孩子前进的道路。临近跑道终点,许多家长会不自觉地说:孩子,现在是最后的关头了,你一定要加油!其实这句话不好,心理学上将这叫做终点效应,会让孩子觉得马上要到终点了,而产生泄劲的暗示。另外,这种说法还有加压的效果,使孩子本来就紧张的情绪变得更加紧张。
临近高考,家长最明智的做法是少说多做,要从生活上要照顾好孩子。
营养学家认为,任何药补都不如食补。临近考试,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吃点海鱼、鸡蛋、豆制品,注意荤素搭配,晚上可以喝杯酸奶,适当吃点水果或坚果类食品。但考试那几天不可刻意吃得太好,或补得过度,否则容易引起腹泄等不适应现象。对于遇到紧张情况就习惯于拉肚子的孩子,家长最好在考前给孩子吃半片黄连素。
均衡营养,做好家常菜。
就考生而言,在饮食方面,家长只要做到八个注意即可:1.注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均衡饮食; 2.讲究食物多样,不偏食,不挑食; 3.按时按量有规律进食;4.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5.注意饮食卫生,不到街边小摊购买食品;6.不暴饮暴食和盲目节食;7.避免油炸和可能诱使过敏食品; 8.适当运动以促进食欲和增加血液循环。
所以高考前,家长一定不能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饮食应当倾向于“家常”。同时,考虑到考前天气转热,这时可以为孩子提前准备一些提神醒脑的药物。
二、家长要控制好情绪,给孩子一些良性暗示。
许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临近考试了,还在打球、听音乐、看电视,便十分着急,一着急,就忍不住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学习多努力,你倒好,马上就要考试了还不努力学习。结果孩子不仅不听,反而产生逆反心理,心生烦闷,甚至与父母对着干。其实,对于学习自觉性强的孩子,不需要父母的叮咛,他这样做也许只是为了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而对于不自觉的孩子,如果说了不听反倒不如不说。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紧张、焦躁便不停地安慰孩子:孩子,马上就要考试了,你可千万不要紧张。这样的话其实很不好,不但达不到安慰的效果,反而对孩子形成一种不良暗示,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从心理学角度讲,如果你不想让谁做什么事,一定不能说:你千万不要怎么怎么样。
面对孩子的紧张情绪可以这样说:孩子,高考对每个人来说是人生的一次挑战,不仅你会紧张,所有的人都紧张,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有的表现明显一些,有表现不够明显,其实内心都是一样的。这样的语言是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紧张情绪,并接受它,从而起到淡化的作用。如果看到孩子情绪稍平静了,就要鼓励孩子说:孩子,你的状态不错嘛,看来,你真的长大了!这样的语言对孩子缓解紧张情绪有非常好的效果。当然,此类语言不必多说,一次足够,说多了反而没有效果。
第三、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
有的家长为了孩子的高考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全家人很长时间都不看电视,说话小声小气,走路蹑手蹑脚,弄得家里鸦雀无声。要知道,这样做看起来是为孩子好,实际上会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另外还加重了孩子的思想负担,对考试极其不利。尤其对于比较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导致其在考场上被轻微的声音干扰(比如咳嗽声、翻卷子声),而无法集中注意力答题。
最好的办法,是保持自然,不要为了孩子高考过多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而在选择衣柜等家具时,最好要保证其开启和关闭时的静音效果良好,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时产生噪音而影响到孩子。
STANLEY美国史丹利家居爆款圆凯丽移门衣柜,“边框背面防尘毛条+下横框穿插防尘毛条+侧面穿插防撞条”一起组成了静音又环保的“无尘衣柜”,让每一次开启关闭,都静谧无声;衣柜防尘不藏灰,保护衣物干净整洁,打造健康、洁净的舒适居家空间,给孩子高考强势助力!
第四、所有科目没考完,家长不要询问考生考试情况。
许多家长在孩子考完一门后便迫不及待地询问答题情况。要知道不管考得好与不好,这一门都已经考完了,家长的询问只能使孩子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已经考完的科目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不说,还影响孩子的情绪。倒不如多一点肯定、宽容与理解,让孩子保持轻松的心情应对下一门考试。
第五、提前模拟,适应“实战”环境。
高考前,学校会有三天假期,让考生在家复习。这段时间是调整生物钟最好的时候,除正常复习外,生活上,家长也该有安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作息时间一定要与高考三天的时间相似。在这段时间内,家长可以按照模拟考试时间进行安排,例如:早晨6点半起床锻炼,7点半吃早饭,8点钟自由活动,9点钟学习进入兴奋期;12点开始吃午饭并午休,下午2两点起床,自由活动一会儿,在3点钟进入学习兴奋期;晚上6点半吃晚饭,然后自由活动,8点复习,10点睡觉。
如果复习压力较重,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至少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一定要把休息时间排入复习计划,不要吝惜给孩子休息时间。
高考前期,孩子出现紧张、压力大等情况是正常的,家长应该多花点时间与孩子沟通和交流,陪他们一起度过这个特殊时段。
而榻榻米房,集书房卧室一体,是最好的陪读和休息空间。父母可以在这里陪孩子学习聊天,孩子学习累了也方便就地睡眠补充能量,不用卧室书房两地奔波,既节省时间又能保证学习睡眠两不误。
六、查漏补缺 ,督促考生做好考前检查。
每年高考都会有个别考生因忘记带准考证而无法进入考场,平添一番烦恼,延误了考试时间;有时考生手表发生故障,却没有发现,而造成考生不能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还有的考生,只带了一支水笔,答卷不久,水笔出现状况,没法继续答卷的窘态也时有发生……
STANLEY美国史丹利家居温馨提示:考试前两天,家长要督促并帮助孩子仔细检查一下考试时必备的文具用品(如准考证、钢笔、三角板、圆规、铅笔、橡皮等),如果用品不齐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时解决。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要将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品,放在容易见到的桌子上。每天考试出发前,一定要提醒或帮助孩子检查一下必备品是否带齐了。
七、家长要注意“五要”和“五不要”。
“五要”:
一要情绪稳定。临近高考,考生将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家长,在这时要以自己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来影响和调节孩子的心态。家长情绪稳定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心情紧张,则不利于考生良好心态的建立。
二要心情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满,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
三要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压力,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
四要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考生吃平常的饭菜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加强营养。若在外面吃饭,注意饮食安全。
五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身份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
“五不要”:
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
不要经常问孩子的成绩;
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不要让孩子加夜班;
不要在考前和孩子谈志愿的事,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另外,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引导,已经很紧张的孩子,家长要引导他多参加放松活动以活跃身心;仍不太努力的孩子,家长则应该多加指导,但并不意味着盲目施压,而是要多听听孩子心里的想法,多引导和鼓励孩子。
十年寒窗为今朝,临危不惧赢高考!
STANLEY美国史丹利家居预祝全国考生:
高考顺利,荣登榜首!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