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智造】封边小tips助力工艺创造者
开篇前先向大家分享一部由查理.卓别林(Charles Chaplin)导演并主演的一部经典喜剧电影《摩登时代》(Modern Times)。这部电影的创作背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逐渐取代手工的时代。查理是茫茫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操作工,有次他把人们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卷入流水线机器的皮带里,令人哭笑不得。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解放了人们的双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简单重复的工作腐蚀人的心灵,导致思维迟钝,目光呆滞。
难道这是必然趋势吗?不是的。任何看似简单的工作,都可以通过思考和再创造,
让工作更有趣、更有价值。
尤其当下疫情肆虐,国内经济严重受挫,“就业难”“招工难”的现象席卷全国,中小企业举步维艰,求职者焦虑不安的时候。这个特殊时期,不仅是对各行各业的严重考验,也是对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心性磨炼。如何沉下心精工智造,认真打磨每个细节,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是每位匠人的重要课题。
今天小菲向大家分享的是由制造部一车间的员工甄兴茂梳理的有关封边的小tips。这个看似简单平凡的封边工作,也有专属它的技能精髓,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图片来源:优菲官网,侵删)
首先,什么是封边工作?塑料封边条是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份,制成的一种用于家具封边收口的装饰条。在家具制造中,通过热熔胶(粘合剂)将封边条与板材粘合在一起。它们的粘合是利用基材(封边条、板材)的毛细孔隙和表面能与热熔胶产生浸润和机械咬合的一种物理现象。

(图片来源:优菲官网,侵删)
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有哪些呢?
问题一:假性粘合或粘合不良
冬季环境气温低,用于被粘合的基材温度同样低,在家具生产封边收口时所使用的粘合剂,都是采用热塑性树脂和热塑弹性体为主要成份,受温度影响特性较大,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热熔胶涂布在基材上很快被周边低温空气和基材吸走部分热量,缩短了热熔胶的“露置时间”,表面形成一层表膜,阻隔了热熔胶浸润的进行,造成假性粘合或粘合不良。
应对措施:①有条件的地方将环境温度保持(基材应在18℃环境中)在18℃以上。② 将基材预热和升高热熔胶箱温度10℃~15℃。③ 提高封边速度。④选用“露置时间”偏长,浸润效果好的热熔胶。

(图片来源:优菲官网,侵删)
问题二:封边时压力低,封边压力低造成热熔胶与基材接触界面有气隙,阻碍热熔胶与基材产生最佳浸润和机械咬合的进行,造成假性粘合和粘合不良。
应对措施:应检查压轮的灵敏度,显示仪表的准确度,供气系统的稳定性。并调整适当压力(薄边1-1.5Pa、厚1.5-3Pa)可避免出现假性粘合和粘合不良。
问题三:封边条背面的底胶(处理剂)本身质量和涂布质量也直接影响封边粘合。
应对措施:可选用能极大地阻隔塑料中的增塑剂渗出和提高塑料表面能的底胶,并涂布均匀,干燥良好可提高封边条与热熔胶的粘合能力。
问题四:封边条易撕裂
应对措施:当冬季气温变低时,粘合件受冷后产生收缩(不同物质收缩率不一样)加之热熔胶和封边条进一步硬化,并继续向玻璃态转变,塑料成分越高的封边条越硬脆,填充料成分越高的封边条越朽。
问题五:撕裂时内在应力释放,造成感觉封边条易撕裂不粘胶假相。
应对措施:回到正常环境温度撕裂判断是否易撕裂。开槽易崩边、脱胶,凡热塑性塑料受温度特性较大,并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出现冷收缩,热熔胶和封边条也不例外。随温度降低进一步硬化,并在粘合界面产生内应力。
问题六:当开槽刀具冲击力作用到粘合界面时,内应力释放造成崩边或脱胶。
应对措施:将开槽时板件温度调整到18℃以上,使软弹态热溶胶缓解刀具冲击力;改变刀具旋转方向,使刀具冲击力变为作用在封边条表面;降低开槽推进速度和勤磨开槽刀具,以减少刀具的冲击力。
小菲语:“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变不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每位匠人的实干。我们优菲人不是流水线上的搬运工,而是富有工匠精神的创造者;不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争当整个工艺中的创造者。精益求精的匠人素养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彰显着优菲人对品质的追求,激励着我们朝着“智造强国”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文章来源:优菲官网,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