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明珠45㎡家装设计 借助定制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还记得9月我们征集的12个家装用户么?方案已全部获得客户满意认可,同时还以1:1户型格局比例在公司的展厅做了样板间展示。
不少媒体朋友和报名嘉宾已经身临其境抢先体验了,大家的感觉出奇一致:哇,被击中了,想要的家就是这样啊!
接下来,我们会将这12套全屋设计的样板间依次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大家提供更多的整家解决方案,以及生活灵感。
今天我们就先来分享公寓样板间,整体设计方案超棒。继续往下看吧!
户型资料:45㎡带独立厨卫间的公寓
用户需求:整洁舒适、温馨简约,满足生活习惯,功能区尽量细分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设计前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设计后
开门便是一览无余,原本的户型就是这样一个告诉人只能简单过渡居住的小公寓。而令人满意的,大概就是配有独立厨房,有完整的方正空间留给生活设计。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1、功能分区
房子可以将就,生活可以更讲究
没有功能界限的生活空间,很难维持日常生活的条理性,也基本没有隐私性可言,划分出应有的动静区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想要实现动静分区,将起居空间和睡眠空间拉开界限,在有限的居室内,容不得砌墙硬核操作,也安放不了日式和风推拉门、玻璃门的美好隔断方式,定制双面柜体就成了最佳解决方案:不浪费一寸空间,实现功能分区,满足两个空间收纳。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A面起居区物品收纳和陈列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B面置顶大衣柜满足1-2人使用
干湿分区理念在日本家庭中已被运用到令人发指的程度,其带来的生活体验感、卫生效果不言而喻。在本套的用户户型中,为了更好地满足日常使用体验,同样将干湿分区设计理念灵活运用进来。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把洗手台“搬出”卫生间,设计在厨房和卫生间中间的开放过道里,让原本就不宽敞的卫生间只承担淋浴和入厕功能,而日常洗护就在更加开敞单独空间进行。
这样的设计既方便两个人同时使用,干爽的环境也让洗护用品更加卫生放心。
2、优化功能区
巧用定制,把不可能变可能
入户区的鞋柜已经成为每家每户的必备选项,可是,假如,入户门和入户过道墙之间根本就容不下正常40公分左右的鞋柜怎么办?
太难了,对不对?!用户的户型就是这样一个“太难了”的狭窄空间——发挥的余地只有20余公分。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既然正常的鞋柜放不下,鞋子正常竖排摆不了,那就换方向吧,横着、立着总可以。于是就定制了这款超薄版壁挂式鞋柜。连背板、柜门,整体20公分厚,不挡路、不挡视线,关键鞋子储量也不减。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一组鞋柜,两款收纳形式。翻斗式立式储鞋区,设置在入户时最顺手的一边,灵活取放。对角线分隔式,不仅更能装,而且放高跟/高帮鞋类也毫无压力。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生活物品的增量远超我们预想,提升收纳能力再多都不过分。
今天,定制柜体上墙、到顶都不是难事,难的在于不要牺牲舒适性。所以大家可以见到这里起居和休息区除了定制柜体隔断外,基本看不到突兀的收纳设计,整体还是充满透气感的空间。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要解决生活杂物的收纳问题,我们把位置锁定在了不占空间、不影响视线的阳台边角。这里既能提供日常洗晾的便捷性,又能成为给力的收纳功能区。“躲”在阳台和承重墙的转角处,这种解决方案对小户型来说绝对普适。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洗衣、洗护用品存放、衣架,都集中一处;那些不常用而又无处安放的物品,统统关柜子里吧。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3、灵活功能区
简单黑科技,生活随机应变
年轻人有年轻的生活方式,小户型也当有小巧灵活的禀赋。有限的起居空间,完全开辟不出独立的用餐区。必须用更加灵活机智的解决方案,来满足日常用餐。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我们的设计解决是安装可推移拉动的多用桌台,在隔墙收纳柜体隔板层设置一组结实的滑轨,日常的桌台推向靠墙一侧,作为工作台和一个人的就餐使用,不占活动空间;工作之余,朋友小聚,往外推出,最多可以容得下5个人围坐享用。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4、浅色系现代风格
清爽简约,久住看不厌
风格色彩的设计上,遵循小户型的简单化营造手法,简约的线条、浅淡的色系,让空间在视觉上就显得清爽、开敞。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纯白的底色是极致的做法,但也会显得单调,所以我们用了白色和灰粉打底,灰蓝、象牙白、木纹等不同质感的家具面板成为房间的重要组成色块,整体温馨协调,又富有层次感。
(图片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最后,就有了大家看到的丝毫不显局促的小公寓效果,连住惯了大房子的嘉宾都惊呼“这样刚刚好的小房子才是生活之光”!
总结一下,不一样的小户型,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但是解决思路是一样的:
1. 提前做好动静和干湿分区规划,保障日常生活完整体验;
2. 挖掘现有条件资源,边边角角合理设计,最大化利用;
3. 开发一物多用的功能空间,灵活应对多种场景生活;
4. 风格尽量现代简约,浅色系。
在城市生活的我们都会经历,或正在经历局促的过渡期居住条件,空间受限,但是生活的体验却可以无限更好。围绕生活展开,做更好的整家设计解决方案,我们和你一起探索!
(文章来源:掌上明珠全屋定制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