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行业欺诈现象屡禁不止 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自新《消法》实施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衣柜行业存在的诸多欺诈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不少衣柜企业随着品牌意识的加强,也能都够自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然而,仍然有一些执迷不悟的害群之马在侵害这个市场。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上海家居卖场的调查活动,结果就纠出了不少衣柜行业的害群之马。
衣柜行业欺诈现象屡禁不止 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欣赏更多衣柜效果图 )
害群之马的欺诈行径
上海市消保委这次的检查活动主要是针对欧亚美、红星美凯龙、喜盈门等13家家居卖场进行,结果发现,不少厂商在广告中虚假宣传,忽悠消费者的情况比较突出,比如很多品牌都打着“中国著名品牌“、“中国3.15诚信企业“这样的旗号,然而,经检查人员调查核实,这些认证机构要么没有资质,要么根本就不存在,部分商家也承认,这些荣誉头衔花几千元就能买到。
另外,此次对高端品牌经销商的检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红木衣柜经销商故意不标明红木树种名,混淆红木差价。个别红木衣柜展位没有使用正规标价签,营业员对此的辩解竟然是“红木马上又要涨价了,省得重新制作标价签“,消保委专家当即指出,没有明码标价往往可能导致营业员看人开价,存在忽悠消费者的嫌疑。
法律无力 行业乱象依然存在
荣誉认证本来是专业机构对企业信誉、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肯定,然而这种荣誉对消费者的号召力也诱使一部分商家动起了歪脑筋,衣柜经营者这种拿钱交换“荣誉“的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大大违背了荣誉认证的初始目的,可谓贻害无穷。
另外,“明码标价、客主两便“本来是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然而,一些红木衣柜的经营者故意不标明产品价格,妄图以此牟利,这显然是连商业活动最基本的原则都未能好好遵守。今年315所推出的新《消法》中,明确就对这些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的行为要求了制止,然而,一个月过后,这种现象在衣柜行业却依然存在,这显然是对新《消法》中提出的明码标价以及诚实守信原则的极大违背,让人既惊讶又愤怒。
衣柜行业欺诈现象屡禁不止 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欣赏更多衣柜效果图 )
诚信应成为社会统一的价值观
面对衣柜行业仍然存在的乱象,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立法不断,查处不断,舆论的批判不断,然而,衣柜的质量问题却依然频发,不法商家也未有明显的减少。虽然我们的制度一直在进步,但是这种强调法律法规的硬性约束很到管到一切,只要那些不法商家仍然心存侥幸,再周密的制度也无法制止这些行为。因此说到底,这是一个文化价值观的问题。
在管理学上,有一个与“破窗效应“对立的“护窗效应“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良好现象,如果有人维护或者持续强化,也会诱使人们仿效,从而使良好现象发扬光大。通过传递着一种良好的信息,让更多的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参与其中来。如果良好现象,受到赞赏或者鼓励与支持,那么就会涌现更多类似的良好现象。这就是说,通过宣传与教化,可以使人们自觉遵守一些好的准则,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价值观,这是法律很难做到的。
对于衣柜行业来说,现在所需要的就是建立起一个讲诚信的价值体系,只有在行业内形成“诚信“价值的共同认知,把诚信视为考察一个组织和人品的最重要的品德,使不诚信的所付出的代价变得更大,那么衣柜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诚信管理的推行也会变得很容易。这是从源头上解决衣柜行业欺诈问题的重要方法。
小结
现今衣柜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很多就是因为一些企业缺失了诚信的观念,对法律的条文不加遵守,而只是关注有哪些空子可钻,这样就使得衣柜行业的种种乱象无法有效解决,只有我们关注起文化价值观方面的建设,在行业内形成对诚信价值的共同认知,衣柜行业才有可能摆脱现在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