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盖事件” 倒逼衣柜企业转型升级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今年开年来,“马桶盖事件”在我国引起热烈的讨论,知名财经作者吴晓波的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更是得到了我国**的回应。就衣柜行业来看,产品同质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一直存在,“日本马桶盖”所引发的对于“中国制造”的讨论,在一定程度**倒逼衣柜企业转型升级。
“马桶盖事件” 倒逼衣柜企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让人又爱又恨
2015年1月25日,知名财经作者吴晓波在他的公众微信号“吴晓波频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篇从朋友赴日购买智能马桶盖现象出发,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和出路的评论文章,竟然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成为舆论热点。这篇文章的走热,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大众对“中国制造”这个标签又爱又恨的两面情绪。
一方面,中国制造已经占据全球制造业超过20%的比例,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崛起的基石;另一方面,价低质劣、频频出现负面资讯的中国制造,又让人恨其不争。更为紧迫的是,在全球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制造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土地等传统比较优势。“马桶盖”事件的走热,反应出对中国制造的成就与困境,未来与出路的关注与忧虑,已经深植大众心间。
中国制造业失去原本优势
“中国制造业已经下滑到改革开放30年的最低谷。”这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中所下的论断。支持这个结论的论据是:中国正在失去土地、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低端的加工贸易正在逐渐撤出中国,而我们自己又无法升级转型到高端制造。
郎咸平所提到的情况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土地成本的升高几乎人人都能感受到,而近些年春节后资讯报道中频频出现的“工人荒”,人们也几乎耳熟能详。在过去,中国制造为这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的推动力,而自2012年开始,GDP增速开始回落,中国告别持续多年平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
倒逼衣柜企业转型升级
衣柜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制造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3月4日,中国*****在参加****经济界、农业界委员联组会时,对“马桶盖事件”发表评论:消费者有权拥有更多的选择,我们也抱着开放的心态。这也会倒逼我们产业升级。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制造2025”战略正式公开: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制造业的复兴和升级,再造中国制造优势,成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十年的核心发展目标。作为制造业的一份子,衣柜企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