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行业利润持续走低 品牌厂商力量太小是主因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一直以来,家居行业被认为是“暴利行业”,然而,近年来,不少业内人士却表示家居行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事实究竟如何,相信家居从业者心中有数。那么,从暴利到微利,中间的利润到底到哪儿去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利润的流失呢?
家居行业利润持续走低 品牌厂商力量太小是主因
家具行业利润哪儿去了?
有人说,家居行业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暴利,据说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大概要加价3—5倍;第二是薄利,据国家权威部门早前统计,家居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特别是现在,各个环节的人都在说不赚钱。如何来解释这种现象呢?
众所周知,由于种种原因,家居行业税收不规范,比之其它行业向来有过之而无不及,3%的平均利润可能只是一个虚妄的数字,但考虑到受近几年整体经济形势疲软、许多家具企业倒闭的现状,家居行业利润一直在走低,却是谁都不可否认的。
实际上,在大多数家居从业者看来,很多家居企业一般都能做到15—20%的利润,甚至高的可以做到对半赚。不过,随着外在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大,这种丰厚的利润的确也在经受很多挑战,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很多企业要么借助技术、管理或市场创新,要么利用市场不规范的漏洞,通过偷工减料、夸大宣传、税收不规范、非法用工等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变手段,还是能够曲折地实现以上“超额利润”的。
真的被卖场赚去了?关键还是品牌厂商力量太小
从上可知,家居行业当下的生存景况:一方面是外界对家居行业的暴利指责,一方面是家居厂商的“莲子心多苦自知”。然而,家居生产成本价到市场零售价三四倍的价差,至少也是部分事实。那么暴利到底被谁赚去了呢?很多人都在说,被卖场赚去了。
最近几年,家居行业形势维艰,各方势力瞄准卖场的“火力”特别足:都说卖场是“爷”,经销商是“孙子”;“孙子”经常埋怨“爷们”不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捆绑着自己全国到处开店;埋怨他们为富不仁,经济危机来临时不帮衬着自己一把,租金不减,甚至变相涨租。一些厂商甚至开始借助协会、商会等中间平台,联合起来集体抵制卖场一些单方面的霸权行为。
实际上,由于地产市场的畸形,以前很多家居卖场靠机遇、靠地租、靠资产升值确实坐着都在大把赚钱,根本不需要做多好的增值服务,确实变相地对实业甚至对流通构成了很大压力。但按理说,这是各行各业的普遍现象,为什么唯独家居厂商的矛盾尤甚呢?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品牌厂商的力量太小。如果家居行业也有“格力”、“海尔”、“美的”那样的大型企业,卖场一再强势的话,完全可以自建渠道。但遗憾的是,家居行业不但没有那样的巨无霸企业,甚至谈得上消费者品牌的企业都很少。
作为家居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衣柜行业目前品牌集中度尤为不高,在这种情况下,衣柜企业应该立志做大做强,提高市场集中度,让整个行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进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