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博会(广州)总结(二)——从全屋定制看家居企业的全产业链品牌策略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一年一度的中国建博会(广州)已告一段落。回顾此次建博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许多家居建材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全屋定制”的概念。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将展厅延伸到多行业,形成跨展区多产业协同作战,说明家居行业的“跨界”整合成为企业发力的方向,全产业链模式逐渐形成。少量还未进行“跨界”整合的企业,也纷纷表示未来要向“全屋定制”的方向转型。
全屋定制背后反映的市场规律
为什么“全屋定制”的商业模式会在最近几年集中爆发?市场规律是最主要的原因。过去,无论是橱柜、衣柜、地板、门窗,都是作为家居建材行业下的“细分行业”而独自发展的。一方面因为术业有专攻,企业从技术和人才方面都需要集中优势资源来发展核心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和家装消费理念并不成熟,全屋定制的消费方式没有形成风气。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家居建材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企业开始大力塑造行业品牌,通过大规模的品牌宣传和渠道铺垫,细分市场内的品牌格局也逐渐形成。此时的消费者也有了较强的品牌意识,在家居建材用品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环保、便捷、个性等概念。
最近几年,家居建材终端从业人员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只要消费者信赖了某个品牌,便希望将所有的家居建材用品都在这一个品牌解决。这样做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二是保证了家装的质量和后续的维护。
在此次建博会上,几个企业都在不同行业展区布置了多个展台,如欧派家居的“欧铂尼整体木门”、“欧铂丽橱柜”、“欧派衣柜”三大展台,志邦集团的“志邦厨柜”和“法兰菲衣柜”,诗尼曼家居的“诗尼曼衣柜”和“诗尼曼门窗”。
欧派家居展位
志邦集团·法兰菲家居展馆
诗尼曼家居展位
企业大举进军“全屋定制”,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行业竞争加剧所导致。随着细分领域的市场格局逐渐形成,企业需要新的经营模式进行突破,而“全屋定制”正好成为了差异化竞争的强点。
然而,“全屋定制”概念虽美,却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有许多难点需要突破。
“全屋定制”拼的是全产业链实力
尽管中国建博会的全产业链早已形成,但以往的参展企业大多分布在各自的细分展区。而这一次的中国建博会(广州),许多参展企业遍地开花,形成了单个企业全产业链式的规模效应。全屋定制的最大难点在于企业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其背后是企业在综合实力上的比拼。
首先是品类扩充能力。诗尼曼旗下目前拥有“诗尼曼全屋定制”和“诗尼曼门窗”两大定制核心,产品涵盖衣柜、门窗、沙发、床、床垫等多个品种,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家居产业格局;志邦集团以志邦厨柜立足行业,如今又成立了“法兰菲定制家居”,从厨柜到衣柜、门窗、木门进行家居产品全覆盖,让其专业定制18年的优势凸显出来。
其次是设计能力。在此次中国建博会(广州)上,许多企业不再做单一的产品展示,而是利用展位空间,打造出整体的居家空间,仿佛将整个家搬了过来。比如科凡定制,因为有着融入血液的设计基因,此次参展更是出手不凡,除了350平米的巨型“魔术·多变·多彩”空间,更有“设·击·秀”主题展示,让观众看到了设计的魅力。除了科凡定制,此次韩丽家居也在设计上做足了功夫,简约大气的展位设计,让人看到了其在全屋定制上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让消费者相信,韩丽家居能够从人性关怀的角度为客户营造家的感觉。
科凡家居展位
韩丽家居展位
再次是终端整合能力。厂商在向“全屋定制”迈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全屋定制的应真正落地在终端。那么对于终端的培养,以及线上线下渠道的配合就显得十分重要。从设计方案到产品搭配,厂家和消费者的每一个沟通环节都需要通过终端渠道来实现。比如皮阿诺,通过专业招商培训以及点对点的培训,让终端代理商做到和厂商形象统一、沟通统一,真正实现高效的定制流程。
皮阿诺家居展位
通过此次中国建博会(广州),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全屋定制”的时代已经真正到来。家居建材企业要么已经真正实现了全屋定制,要么正在通往全屋定制的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全屋定制商业模式的推动,行业整合将成趋势,企业的单打独斗将成过去式,合并与联手将成行业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