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品牌终端店态迭代升级能否解救市场疲软现状?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今年,家居行业受外因影响,状况频出。一方面,房企相继暴雷,让家居企业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大宗业务订单荒问题;另一方面,行业加速内卷,企业间的“差异化”角逐愈演愈烈,市场压力增加。
总的来看,家居行业迫切需要一条新出路,给疲软的市场注入新活力。但出路何在?据范居士观察,当前家居企业的突围落点主要集中在运营模式、产品设计、产品生产、终端呈现这几个方面,而其中终端呈现作为受众触达的最直接途径,是大多数家居企业革新的首选,同时行业中近半数企业都对终端店态进行过多次迭代升级。
因此可以推测,下半年终端店态升级将是行业常态。果不其然,志邦推出的整家3.0融合展厅就率先打响了家居下半场的进程的第一枪。
瞄准消费靶心,家居企业店态的多样尝试
其实,作为家居企业主流营销渠道之一,线下门店一直以来都备受企业关注,尽管当前是线上消费为王的时代,但实体门店作为家居沉浸式消费体验的载体,仍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家居企业在店态迭代上并没有少下功夫,除了单店、大店的扩张外,不少家居企业还开始探索了新店态以及多店态组合的终端营销模式,将不同的业务划分在不同的门店中,力图实现市场份额的最大程度收割。例如:
林氏家居:
作为家居行业的互联网旗手,林氏家居不仅在直播电商上占据天然的优势,同时在线下门店的扩张上其也是当仁不让,正在朝着多店态矩阵发展。2014年,其首家线下门店开业,以基础的单店模式开启其线下零售的布局。2020年,其接入定制业务后,原先的单店模式也转变为成品家具+定制的融合店态,为多店态矩阵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22年年中,其又在成品和定制的基础上,结合业态优势新增加了婴童店、睡眠店等单品赛道的新店态,升级成为当前的3.0时尚先锋店。而同时在整装趋势下,林氏家居也落地了整家定制的全新店态,创新性地在空间基础之上,增加了时间的维度,以“时·空”叠加,提出“家的24小时生活圈”概念。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也正是凭借多店态矩阵的打法和线上流量的天然优势,林氏家居的门店扩张速度堪称一路狂飙,截止2023年7月,其在全国已拥有超1100家门店,同时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营收占比也是行业高水准的1:1。
顾家家居:
在步入大家居赛道后,应消费端的多元需求,顾家的店态也不断升级。目前其总部层面已经完成店态矩阵转型,未来将以系列单店、综合店、场景融合店、融合大店四种店态的长期共存促增长,谋变局。其中,整装业务方面,顾家星选2.0店态紧紧围绕场景化匹配装企需求,据悉还有超5000㎡的首家超级大店近期落地红星美凯龙,为顾家进军整装赛道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玛格家居:
在店态探索上,玛格家居是“美学派”的践行者,其终端店态迭代的方向始终是美学艺术表达方式的探索。例如经典作品——玛格·极广州罗浮宫的旗舰店,以生活空间为布局明线,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故事暗线,双线交织,在美好生活的呈现上超脱空间本身,直击人们对丰盈精神世界的追求。除此之外,刚结束不久的广州建博会上,其也依旧延续美学设计,运用“幻彩旖旎”“数字美学”“未来极简”的设计思潮,让色彩大胆颠覆传统家居认知的时尚美学。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慕思V6家居:
今年慕思V6家居与樊登读书联名打造的“樊登读书V空间”为行业店态升级演绎了新的可能性。据悉其规划将“樊登读书V空间”从苏州地区的首个试点,延展至全国100家门店,赋予品牌更丰富的精神内涵。而除此之外,门店的设计也是慕思V6家居关注点,其先后发布了全屋设计旗舰店、融合家居8大空间与艺术美学的世博园店。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志邦家居:
作为拥有25年展厅迭代史的头部家居企业,志邦的店态升级一直稳定发挥,公开的众多展厅中,有720°VR全景展厅、IK研发展厅、第七代时尚家居馆、第九代融合展厅、9S展厅、整装大家居千坪展厅等,且其会根据展厅进行代系升级,不断标榜家居空间1:1呈现的专业性。而除了融合型展厅外,志邦也还有针对个别品类的展厅,如门墙柜展厅。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三峰整家定制:
专注品牌年轻化的三峰整家定制在店态的探索上也极具特色,其根据Z世代年轻消费者最新打造的网红直播店、设计工作室、装企流量店、潮居社区店、颜值专卖店等五大高颜值潮范业态系统解锁了行业店态的新玩法。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顶固:
今年2月份,顶固发布了第九代超级展厅,向整家模式店态升级提速。而在去年顶固顶固轻奢全案馆就运用了新一代SI系统为其设计了4个店态标准,以提升门店整体效率,降低销售成本,打造定位精准和更卖货的门店作为新一代店面的标准。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梦天家居:
围绕门墙柜模式,梦天家居的店态探索方向主要是分店态经营模式,如木作综合店和木作店两种店面形态。在2022年9月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梦天家居提到,对于未来的店态布局,将会形成木门为主和木作为主的店态,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商圈、商场开设不同的店态,并从店面设计、产品布样、团队培训等方面加强对经销商的赋能,以提升不同店态的盈利能力。

(图片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从以上家居企业的店态布局可以看出,大店大商是当前行业内比较青睐的运营模式,这与消费者日益多元的一站式整家需求息息相关。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店并不是常态,其对资金、团队与经营能力都构成严峻考验,只有每个城市里的核心经销商们有能力布局,且随着消费需求的精细化,一些小店、微店不断涌出,比如三峰整家、诗尼曼AI家居的社区店、维意定制的“小蓝店”、东鹏的“鹏住小店”、商品宅配的“小橙店”、百得胜发布的水漆定制微店等。轻资产、快时尚、快转化等特点让其在一片大型终端店态中也能占绝优势,且低投入、低成本的经营模式能让经销商快速回本,更容易创造高 回 报。
家居下半场,终端店态升级能否为企业迎来新增量?
在范居士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作为家居企业营销获客的主流渠道,线下门店依旧有着线上渠道不可取缔的体验感,且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家居零售店的主要功能已经不再是展示和实现交易,而是朝着沉浸式体验、美学氛围打造、企业形象展示等多样的功能发展,不论是对消费者还是企业,其都越来越成为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而从近年来市场表现来看,房企相继暴雷,不少以前依仗大宗业务的家居企业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创,让行业意识到了扩大经销渠道的必要性,此时经销门店的数量优势就得以显现,例如从数据来看,头部企业中,欧派以7000+门店一骑绝尘、索菲亚和志邦以4000+紧随其后,这也从侧面印证行业中不少家居企业在门店数量上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再者,面对疫情后,消费者逐渐谨慎的消费心理,不少经销商深受门店流量递减、客单值低等困扰,急需新增量,而门店形象升级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最直接的视觉吸引,一方面是政策鼓舞家居消费,另一方面是企业终端赋能,家居市场的回暖有迹可循。
写在最后:
尽管当前店态升级已经成为家居企业换新品牌形象的固有方法,但不可否认的是的当前的店态迭代是消费需求倒逼的行业改革,经销商是处于相对被动的一方,特别是一些大店的经销商,对其经营能力和资金的要求都会比较高,因此企业在内部决议时,一定要考虑好店面换新的成本,以及环保议题下,如何保证装修材料的无污染和循环利用。
注:文中图片和部分资料来源于品牌官方,侵删
(文章来源:泛家居圈-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