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0套餐到橱、衣柜699,定制家居是做销量还是利润?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距离7月18日商务部等13部委发布《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不到两个月,9月2日欧派就推出699元爆款价格。
俗话说,出师有名,降价有力。
欧派提出“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启“家居普惠风暴”,投入惠民补贴,推出“欧派惠民产品—菲思卡尔系列衣柜699元/㎡,橱柜699元/m”核心政策,钜惠让利,普惠于民。”

从各行各业来看,因为外贸外销受阻、国内民生就业率持续创新低,导致中产坍塌、消费降级,大众刚需消费群体收入雪上加霜,所以消费降级、优质低价已成为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已上岸有权有钱消费群体,疫情防控放开后,商旅出行、商务餐饮、家庭出游......等消费得到释放,仍然保有一定的高端、轻高定消费需求,但在国内外经济形势还没有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有的移民,有的储蓄,有的把投资房产家装的消费转移到其它领域。
因此,对于房地产及高关联度的家居家装消费来说,影响巨大。作为上市公司,需要持续做增量、持续打造稳步有增的发展蓝图,欧派全力以赴降价促销量,是进入存量房时代及内卷背景下,让更多旧改房、消费降级的刚需用户群体掏钱的最简单粗暴的理由。
2016年以来,欧派用橱衣柜套餐抢占友商订单,蚕食市场份额。


对非头部品牌来说,当前的竞争策略分化大。
金牌、我乐、玛格、百得胜......等品牌越来越趋向于走中高端、轻高定路线,不和欧派等正面交锋。
而好莱客、皮阿诺、顶固......等在产品风格、研发设计和价格定位等方面,品牌价值主张暂时还不清晰的品牌,厂商及终端承受较大的销量压力,尤其是军心浮动的影响。
比如,前几年,皮阿诺大商北京易帜,一夜之间代理另一定制家居品牌。
《界面新 闻》统计,过去五年来皮阿诺门店数量出现波动减少趋势。2018年皮阿诺橱柜门店716家,2019年减少至204家,2020年橱柜店数量为142家。
截至2021年6月底,皮阿诺通过经销商门店体系淘汰及优化,总经销商门店数剩下953家。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好莱客、顶固衣柜也面临同样的困境与危机。

截至2022年9月30日,好莱客经销商门店1816家,关店数432家,新开家数242,合计门店1844家,终端关店数超过开店数190家。(备注:直营店28家,新开店数3家,关店数2家)
截至2023年8月22日财报显示,顶固全屋/整家定制拥有525位经销商、561个门店。相比较于2022年706个门店,减少145个门店。
2015年索菲亚799消灭木工衣柜,2023年欧派699准备做点啥?



(以上图片来源于《天猫消费新趋势白皮书》)
2015年以来,中国的衣食穿用等快消品物价消费上涨了不止一倍,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多数房价上涨超过3倍。
但是定制家具的终端零售价,无论是欧派从2016年推出19800元包18平米到2019年19800包22平米加赠金可儿床垫,还是从2015年索菲亚799元/投影面积到2023年欧派橱衣柜的699元/延米、投影面积,定制家居厂商的毛利从40多个点直降到10多个点,正逼近成品家居内卷行情下的低毛利时代,比格力电器29%、美的电器25%的毛利还要低,2023年上半年欧派毛利率为31.5%。
结合家电厂商10-15年前的终端价格大战,有理由预判欧派正咬紧牙关通过简单粗暴的单品直降策略,磨刀霍霍向猪羊,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清场行动。
一方面,欧派只推出现代简约风“绮悦”、现代极简风“芙瑜”、时尚轻奢风“诺森”三款当前主流主销风格的爆款单品价699元,作为线上线下引流用,等顾客进店后再转单为多空间或整家定制套餐19800、29800、39800元等。
这一点从2015年索菲亚799单品爆款终端销售经销商毛利分析可看出,即使消费者单买一个衣柜(单品爆款订单量占比7成左右),毛利也有30多个点。由此,依托于欧派强调的培训赋能机制,欧派是在du经销商及终端转单能力、做大单值能力,无论是专营欧派的经销商还是家装渠道,当前更需要的是获客引流。整家、整装一站式购齐,已经是家居家装消费的首选。

另一方面,699元击穿行业认知底线的价格,更像是过去一二十年家装公司这种轻资产运营的价格,诉求就是F2C(工厂直达消费者),即通过线上全方面的播传,让终端消费者线上下单,由品牌本部倒逼经销商、家装公司给予工厂直供价。
699元的价格,过去五年来,只有在中国建博会、东莞家具展上的A家家居及西南区域品牌亚度家居出现过,但拎包入住的背后是减配降价、拼团降价,甚至是降质降价。

降价容易提价难,做销量还是做利润?本质是做口碑
小米的发展历程是,2011年通过爆款引爆销量的增长,再倒逼供应链低成本管理和公司的高效率运营,把多数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抢占过来,然后在2019年转型做高端手机。
相比较于手机的快消、快流通、快复购属性,家居家装消费还做不到。一方面,欧派的699低价,迎合当前存量房时代内卷低价的经济低迷形势,另一方面,低价策略能更好为一二三线城市的家装公司引流,并且进一步下沉激活四五六线城市的定制家居需求。
但是,也有通过减配降价、降质降价后中短期内实现销量暴涨,但是后续触顶反弹,每况愈下的。比如2005年的宝洁9.9元飘柔洗发水,经过2005-2008年销量暴涨,渠道深耕下沉到六七级市场后,因为降价的背后是降低质量,消费者没有了复购,口口相传,最后9.9元产品压仓底,6.9元的终端堆头也没有人买。
移动互联场景下,消费者要的是增配降价、提质降价、极致性价比、颜价比更好的产品。否则,卖得越多,出错率越多,口碑负评,转介率越来越低。当爆款产品快速走完了生命周期曲线,也就失去了人心。品牌及产品降价很容易,但重新拉升难上难。
小米从低端往高端走,如今依然困难重重,因为价格及毛利空间上不去,研发设计投入少,从厂家到终端通路的各个渠道合作商,大家都不愿意退。消费者愿意为华为、苹果的高价值买单,但不会长期为小米买单。复购和好评,才是王道。
从品牌角度看,回顾国内外品牌发展历程,留存久远的是可口可乐、茅台、华为、苹果等公司,但是非常可乐、屌茅、格兰仕、小米......等公司,都面临着后续乏力的困境。
降价容易提价难,做销量还是做利润?本质是做用户口碑!品牌及产品最终是会走向消亡的,有口皆碑,才能最大化延迟品牌及产品走向消亡。
*图片来源:各品牌官微
(文章来源:家居最前瞻-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