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品宅配如何玩转自媒体走个性化道路?
中华衣柜网讯,众所周知,尚品宅配向来以满足客户对家具的个性化需求闻名业界。而定制的家具肯定比批量生产的在价格上要贵不少,可尚品宅配通过信息化制造等手段,做到了生产100个不同柜子的成本,可以和生产100个相同的柜子没有区别,甚至更低。如此先进的运营模式,被誉为衣柜企业C2B的中国样本。
有很多企业都正在建设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不过在大部分的企业只是刚萌生出利用微信公众号宣传自己,提高内部管控效率的想法时,尚品宅配却能异军突起,在微信营销上做的风生水起。它的服务号不但口碑爆棚,拥有超过600万的粉丝,引爆朋友圈,而且能为集团的业绩带来真金白银的贡献。2015年6月,来自微信的用户在尚品宅配的销售额中占比最大。可以说,在中国企业微信财富榜中力压群雄的尚品宅配可谓实至名归。同样的技术,如何让服务号“又叫好又叫座”,而不是“养在深闺无人知”?尚品宅配有着怎样的独门秘籍?
尚品宅配如何玩转自媒体走个性化道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重视自媒体 深入切合互联网
要说对自媒体的重视程度,尚品宅配的高层绝对数一数二。从2014年初,尚品宅配的董事长李连柱就全力支持微信运营团队的建设,无论是从人员编制上,还是从资金投入上,都倾尽全力。这种选择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一时兴起,尚品宅配旗舰店,是业内最早开展O2O业务的企业之一。线上渠道已经成为尚品宅配招揽客户的重要来很早就拥有了互联网的基因。在微信公众号兴起之时,敏锐的公司高层自然而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微信,企业和用户可以建立连接,进行对话,打造专属自己的流量生态系统。
尚品宅配把微信看作一个大鱼塘,而粉丝沉淀功能就好比“养鱼”。微信服务号增加的新粉丝,就好像这个大鱼塘内撒的鱼苗。这样,鱼群可以在池塘内自然生长,获得补充与发展,形成独立的生态圈。有了微信相助,尚品宅配把以前网店的“购买流量”进化成了服务号的“创造流量”,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培养了企业自己的客户群。为了迅速积累第一批粉丝,尚品宅配通过在节假日举办线上活动、线下全国700多家门店通过WIFI、扫码有礼等方式引流、与相关企业的公众号合作互相推广,购买微信推广平台的服务等多种方式方法增加粉丝,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发展粉丝群 挖掘潜在客户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希望自己的公众号粉丝群大多是近期有购买意向的客户,而尚品宅配则想的更远。它把粉丝群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产品的潜在消费者,也就是对家具定制感兴趣并有购买意向的人,他们会因为需求而高度关注公众号。而另一类则是对家居生活感兴趣的内容消费者,他们喜欢学习家装知识,并在想象中模仿各类装修风格,向往着自己的家能够更舒适,更个性。尚品宅配的公众号不只有营销部分,更主要的是有很多关于家居装修实用知识的文章,写的朴实而风趣,受到不少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朋友的追捧,而这些内容消费者则成为了尚品宅配公众号最铁杆的粉丝。
他们虽然不会很快转化为定制家具的实际消费者,可却货真价实的承担着尚品宅配的义务宣传员的角色。得益于微信强大的分享能力,他们每天转发和推荐的公众号内的文章,不但扩大了尚品宅配的品牌影响力,还吸引了更多的新粉丝,形成了粉丝圈自身的良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内容消费者与新进的粉丝也会有很大可能变为产品消费者。不需过多刻意的宣传,内容质量抓起来,尚品宅配公众号自然名传天下。
形成良性互动 提升沟通体验增强满意度
有了好的内容,没有好的互动,粉丝们还是不能直观的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为了能和粉丝进行有效的交流,尚品宅配组建了专业的互动团队,并统一起了一个亲切而又可爱的名字:小薇。和我们想象的机械应答不同,小薇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质,比如说话比较呆萌的萌萌薇、回复比较粗豪的汉子薇、专业娴熟的教授薇。
客户们性格各异,而小薇们用不同的STYLE给了客户最适合的沟通体验,赋予了公众号极富人性化的特征。同时,为了增强顾客的满意度,尚品宅配在小薇的响应时间上狠下功夫,从互动团队人员的配备到按照用户咨询的规律进行排班再到后台技术的改进,小薇的应答间隔从之前的5分钟提升到现在的30秒内。有了舒适的互动体验,留住客户自然不在话下。
把握粉丝需求 精准推送信息
公众号的内容面向所有粉丝,可每个粉丝都有自己喜好的板块。都说众口难调,那么如何才能满足大家的口味呢?尚品宅配通过自己开发的后台系统,完成了这项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任务。这个系统拥有两大法宝:第一是采集用户标签,在和用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用户喜爱的文章类型以及搜索时的关键词,判断他们的地域、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消费能力和近期关注重点,这样就能让用户的画像和需求越来越清晰。第二,可以把经过挑选的内容根据用户的特征进行精准的推送。也就是说首先获取需求,然后再根据客户喜好投放内容。
对于尚品宅配来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便于顾客服务的、节省办公效率的、增加营销渠道的方法技术,都会勇敢的尝试。尚品宅配选择了微信公众号,并且已经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未来公众号在企业的运营过程**承担着更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