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置办家具的方式也在变,现在流行什么?
1978年12月18日-22日,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今年正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40年里,人们家里的板凳变成了舒适、时尚的沙发,水泥的地面也有了瓷砖、木地板的装饰。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购买家具也不断改变。今天小美跟大家一起来看看这40年来,大家都是怎样买家具的!
70年代
供不应求,凭票购买
那时候还是盛行买粮食用粮票、买布用布票的年代,所以买家具,也是需要家具票的。由于当时的家具以木工制造为主,生产力低下,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求,所以政府统一规划,购买家具必须使用家具票。你想想那时候要是结婚能收到一张家具票,那是多好的礼哇!
80年代
展销会成主流
80年代,家具生产引入了机器和流水线,效率大大提高,因此不再需要凭票供应。于是家具展销会就成了家具买卖的新颖方式。当时一旦有展销会,大家就会蜂拥而至。
90年代
固定门店体验购买
1990年——2000年,中国家居卖场迎来了黄金的10年。这个时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家居品牌,同时很多家居门店出现在小区周边,人们买家具一般先去门店体验过后再购买。不仅家具品牌,连款式样式风格种类都多了起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
00年代
家居卖场成为主要渠道
这时期的家居卖场成为购买家具的主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超5000平米的家具流通场所超过2500家,1万平米以上有900多家,2万平米以上500多家,3万平米以上100多家,5万平米以上有30多家。90年代流行的门店变为了辅助工具。
现今
线上线下,智能定制
在互联网新科技、新零售等模式的刺激下,去哪儿买不再成为关注焦点,消费渐趋理性,回归到对产品品质和服务体验上。于是全屋定制+线上线下的结合成了一二三线城市流行的趋势。
美佰利全屋定制家居专家也紧跟时代的发展,全力引进德国豪迈生产线,全智能生产。先进智能化数控制造设备、技术工艺与管理体制,提供强大的品质保障,大大提升日生产力,也为美佰利的高速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制造支持。
进口德国豪迈生产线配合圆方软件数据化生产系统,生产能力远超行业标准,真正实现定制家具工业化定制生产,实现全自动化大批量生产,缩短交货周期,降低成本,生产效率及消费者体验得到最大满足。
截止今日,美佰利已为全国数十万家庭定制了满意的家具:
智能制造——加州阳光客厅
组合电视柜、隔断酒柜、沙发茶几,给你舒适的客厅生活体验。
智能制造——君士坦丁堡卧室
置顶衣柜设计,卧室利用空间100%;床头延伸空间,设计实用的书柜储物柜,比买一个床头柜划算多了!
智能制造——北欧榻榻米
书房、次卧或者客厅拐角处都可以定制一款这样的榻榻米,一物多用,可以当床睡,也可以当储物柜收纳东西。
智能制造——少女系儿童房
少女专属粉色系搭配环保板材,圆弧安全设计配套便捷推拉衣柜门,休闲飘窗设计搭配简约书柜书桌组合,这个看似普通的儿童房却花了不少心思。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