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骏传媒】博洛尼:试验先行,依次迭代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定制家居产品的智能制造,不只是有了个条码,能够与设备联机作业而已,而是通过一系列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最终实现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或运营的过程,是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战略工程。
博洛尼家居用品(苏州)有限公司生产总监尚亚峰
博洛尼的创始人蔡明在公司的核心战略中提出,“智能制造”是博洛尼实现业绩增长、利润增长的核心策略之一。博洛尼家居用品(苏州)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战略落地的直接责任部门。尚亚峰是目前博洛尼吴江分厂的直接管理者,负责承载这一战略在生产环节的落地与实施。博洛尼吴江分工厂虽然不比北京工厂总部的规模大,但在信息化建设上的投入程度上却远远超过总部。只因这是公司信息化改造的一块“试验田”。
在尚亚峰看来,制造过程要实施智能制造,首先就要理解智能制造是什么。智能制造的本质是对产品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如果产品数据不完整、不准确、规则不清晰,则无法谈及后续的应用,博洛尼成立专项团队对产品的数据层级、工艺结构、物料进行了系统的整合与梳理,设计了从客户到空间、产品、部件、零件、物料等垂直的树状结构数据体系。尚亚峰提到,如果没有清晰的树状结构,就不会有后面的整体生产运营的过程,产品数据是整体产品实现的源头。
智能制造在生产端的第二个核心就是要有一套适合企业自身、为企业量身定制的制造执行系统,即MES系统,实现从订单下达到订单交付的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它首先需要一个强大的后台信息中心,录入工厂的设备、人员、物料、工艺路线、计划周期、库房信息等等,在接到订单数据后将同种工艺的部件拆解为子单,对子单进行排产、分解生产物料信息,在派单完成后,完成现场生产人员、时间、设备作业过程、质量状况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并阶段性地输出用于管理改善的报表。上述过程的主要信息化工具即为制造执行系统。就目前国内外从事制造执行系统的软件而言,各有利弊,并不能直接拿来100%地应用。“因为软件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工具,需要结合企业的现状、管理理念、实施节奏谨慎选择和实施。”
尚亚峰特别提出:“定制家居产品的智能制造,不只是有了个条码,能够与设备联机作业而已,而是通过一系列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实现从产品管理、客户管理、测量与设计、报价与合同、BOM管理、多层计划管理、物料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售后服务、满意度管理、人员绩效等一系列从接触顾客到产品或服务实现的全过程的应用,将管理智慧融入其中,解决多系统的兼容与对接,最终实现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生产或运营的过程,是名副其实的系统工程、战略工程。”
谈及目前家具生产工厂的硬件与系统和欧州企业的差距时,刚从两年一次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上回来的尚亚峰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以往我们所说的硬件设备一般是指单机,下料就是下料,封边就是封边,打孔就是打孔,目前国内单机的质量也在逐步地提升,但设备在超过3年后的的稳定性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二明显的区别是欧洲由于人力成本的高昂,对于单机与单机间的连接硬件及控制系统的投入和应用远远超过国内,比如封边机的双机连线系统、四机连线系统、缓冲区、周转区、机械手或龙门自动上下料等等自动化系统,远远领先国内的机械制造。在软件方面,欧洲以标准品为主,定制软件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国内已经领先他们。这也得益于国内这几年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拓展了我们这个行业的视野。另外谈设备、谈软件,不能不谈产线的规划设计,这一点目前国内缺乏权威的、极具专业性的适合于定制家具、柔性制造的产线规划设计的团队。目前排名前十的企业生产厂的规划与设计基本都被国外的公司垄断了。”尚亚峰透露,博洛尼在江苏的工厂,在产线规划上和设备的选型上,没有依靠进口,“我们结合自身的需求自行进行了整个产线的布局设计,根据需求选择适合我们的设备,设备既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吴江工厂作为“试验田”,在产线规划、设备选型和后台管理上都进行大胆的尝试和变革,系统在5月份已经成功上线,上线后大大缩短了产品交期。尤其板式产线,生产周期从4天缩短到1天,实现朝下晚入。同时计划系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有效产出,降低了再制品存货和提高了物料周转效率。“今年开始,我们在变革后端制造系统的同时,针对销售前端的信息化系统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的订单正在与日俱增 。从目前情况来看,整体的运营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规划,下一步我们就准备进行北京制造基地的升级,并按照制造全国布局的规划进行下个工厂的规划和设计工作,相信通过智能制造的推行一定会给集团后续的增长带来强有力的支撑。”对于信息化改造的这块“试验田”,尚亚峰以及博洛尼上下都成竹在胸。
(文 / 古烈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