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骏传媒专访】联邦高登林福来:永远不要到达“巅峰”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林福来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干净儒雅,整洁的衣着,清润的嗓音,言谈举止风度翩翩,亲和而绅士。然而,一辆6.3 T排量的进口跑车,似乎说明了他:外表儒雅,内心狂野有激情。
他说:“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让人全身心沉浸其中,享受过程。”这种全身心投入到速度与激情的过程,与他经营企业的理念不谋而合。
联邦高登董事副总经理林福来
耳闻目染,确定人生方向
今年42岁的林福来出生于新加坡,在那里成长、求学,度过了难忘的青少年时光。在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林怡学已经成立了高登国际家具公司。因此,林福来调皮的少年岁月,在父亲工厂里耳濡目染的时光,这些经历伴随了他的成长,让他增长了学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并确定了人生的方向,为日后的事业的打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林福来每个暑假都是在父亲工厂玩耍或帮忙,从小的耳濡目染以及成长中的不断磨练,让他对定制家具的选材、工艺、设计等方方面面,无一不通。再加上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让他对家居设计的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林福来的父亲林怡学先生沉浸定制行业大半生,2004年联邦高登在佛山成立。当时,定制衣柜在国内刚刚起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定制衣柜”还是个新鲜词语。2007年,在联邦高登成立三年后,林福来进入联邦高登,担任营销总监,开始了他在中国定制衣柜行业的崭新生涯。
进入中国,踏入定制行业
1999年,林福来从加拿大留学回国,随即进入家族工厂,主要负责生产方面的工作,并一直持续到2003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林福来对定制生产的技术、工艺等有了完全深刻和细致的了解,并对整个工厂的日常操作得心应手。
2003年,新加坡的定制行业已发展成熟,而彼时的中国,定制衣柜尚处于萌芽状态。面对这个即将兴起的行业所蕴含的商机,跟所有有先见的人士一样,林福来跟父亲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
于是,父亲林怡学先生将新加坡的生意交给二儿子、林福来的双胞胎弟弟打理。独自来到中国筹备建厂等事宜,而林福来则在03年结束了在工厂的磨练,转入市场营销工作,开始新的历程。3年之后,林福来在新加坡结束了市场营销以及公司管理方面的历练,于2007年来到中国,正式进入新生不久的联邦高登。
林福来坦言,他选择联邦高登,首先是受到家庭的影响,而他从1999年回国直到2006年来中国前夕,这7年时间的经历,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让他对联邦高登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对于林福来说,选择来联邦高登,无疑也是选择了挑战,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机遇跟风险并存,如果能够在此有一番作为,推动中国定制行业的发展,那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联邦高登产品图
行业首家引入“模块拼装系统”
高登国际在新加坡苦心经营30多年,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经营模式都非常成功,然而在林福来看来,进入中国这样一个陌生而庞大的新环境、新市场,这种外资企业的成功只可借鉴,不能照搬,因为新加坡和中国无论从国情,还是商业环境都有差别,照搬会陷入偏局。
所以,林福来加入新的联邦高登之后,当时已经有国内招商的业务,但他首先选择了自己更熟悉的外贸业务,给自己学习国内一整套流程或者销售习惯、模式的缓冲时间。
在国外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把国际最先进的“模块拼装系统”植入联邦高登,产品系列也以模块方式拼装,因此至开始联邦高登的 DNA 就有定制基因。
“模块拼装”有标准的高度和宽度,这种定制形式非常方便终端消费者,有400mm、500mm、600mm、700mm宽度的模块,比如2米的空间,可以用4个500,或是3个 600,或是2个600一个700达成总宽度,然后才考虑移门,这种像魔方一样的拼装方式,属行业第一家,也让在中国苦苦寻找系统家居的国外客商倍感惊喜,这一套系统完全吻合国外定制模式。
这种模块拼装模式实质上也是定制标准化的雏形,解决了定制衣柜一直存在的批量生产和个性定制的瓶颈问题。
联邦高登产品图
要扎根中国,先转变思维
90年代末,在新加坡家居协会的引荐下,一批有先见之明的新加坡家具企业漂洋过海在昆山买地,目的是进入世界工厂,以减轻人力成本,这种外贸性质的制造业,是最早的生意经。
当时联邦高登也跟随买地,但是进入中国后,看到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和联邦集团合作之后,林氏父子的理念已经有了转变,决定以国内市场的操作模式开拓中国市场,才成就了今天的联邦高登。
而当年那些一开始就定位做外贸生意的同伴,现在意欲转型,却发现严重“水土不服”。林福来看来,如果不能顺势而为,经验在很多时候是不可靠的。另外,请外国人做中国市场,这是最大问题。
联邦高登产品图
模式决定了管理方式的不同
在林福来眼里,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区域差别很大。他到中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走全国市场,了解各地的生活习惯、市场情况、以及经营模式。
在充分的了解中国的市场后,林福来发现:新加坡的管理方式并不适合国内市场,因为新加坡已经经过了初级发展阶段,中国当时是在新加坡15-20年前的情景,必须要慢下步伐,甚至往回走,以现在的方式处理现实的事情,模式不同就决定了管理方式的不同。
在新加坡更强调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更注重个人效率。而在国内要制定明确的工作任务、目标,通过营造公司文化氛围,来充分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林福来一直认为,不断磨合过程就是自身适应过程,适应环境、习惯越快,效率越高。这些年,他在公司内部都会制定各方面的小目标,一个个短暂的目标,林福来称之为“台阶意识”。从而打造团队意识,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等等,增强员工凝聚力。
联邦高登产品图
知人善用,用强项
对于定制行业管人和用人是令人头痛的难题。怎么用好人,是一个大学问。
林福来长久以来的策略——用人要用强项。联邦高登的用人是更强调个性,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按部就班的执行命令。
与国内“先做再说”的行事方式不同的是,林福来更习惯于“想多一点”,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这种思路潜移默化影响到管理层,会形成尽可能避免问题的方式。
策略大调整 意欲扩大版图
2015年,是联邦高登12年来变动最大的一年,进行了各方面的大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修炼“内功”的一年。
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协调优化内部制度,升级企业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大力兴建硬件设施,耗巨资在佛山打造一个全新厂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机器人智能化操作,柔性生产线,最大化利用硬件设施,使流程更加便捷与快速。按生产面积来算,新厂房产能将达到5亿以上,新厂房的落成让联邦高登如虎添翼。
在提倡“全屋定制”的趋势下,联邦高登的销售理念与产品概念也有所改变,今年就是一个从产品到市场策略的调整期。经过内部调整年后,集中目标全力以赴开拓市场,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增加100家专卖店,联邦高登在中国市场的版图再一次被扩大。
联邦高登产品图
不盲目跟随,注重消费者口碑
在行业里面,联邦高登并没有像其他品牌那样,通过各个渠道大力宣传推广,林福来也承认在营销上是弱势。但是,他坚持走好自己的路,坚持好产品才能带来好口碑,最终让消费者拿到好产品才是硬实力,不会盲目跟随。
好的产品也是联邦高登的核心竞争力。在设计上,保证产品的独特和独到性。在终端专卖店,对设计师严格把关,不能为了单值随意做一些设计方案。设计产品首先考虑到产品结构稳定性、安全性,不达标的设计,在分单处就会被返工。多年来,林福来都很注重产品到消费者家里的使用寿命。
在产品设计上一直专注原创设计。今年3月份推出新中式系列,用现代派的风格设计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元素,将中式设计与当下居住理念与新技术新想法融合,用色大胆,风格鲜明而时尚,在业内引起很大的轰动。
后记
谈及联邦高登的企业愿景,与众多企业家不同,林福来并非追求要做到行业第一,要最大、最强,他更享受做事情的过程。林福来说:“希望所谓的巅峰不要到来,因为巅峰之后就是下坡。而是实实在在的做好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把联邦高登打造成著名品牌。更希望受到消费者、员工的信任和认可,企业能发展得更好,坚持走得更远。”
(文/贾慧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