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柜促销一笔糊涂账 所谓明码标价成“行规”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随着80、90后买房的热潮,家装建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市场价格产生的纠纷越来越多。对于想要购买衣柜的年轻小夫妻来说,因为经济上的压力会选择在卖场促销旺季时购买,这样就能够省一笔钱。但是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看得消费者眼花缭乱,简直真假难辨。一旦没看清商家的背后动作,就只能等着被宰。
衣柜促销一笔糊涂账 所谓明码标价成“行规“
衣柜套餐是一笔糊涂账
“小件商品我们倒不是很在意,橱柜、衣柜等大件,如果也没有标上明白的价格,那就让人心里不踏实了。“在建材市场,不少顾客都如此表示。衣柜套餐8288元,橱柜套餐7588元……如今,衣柜市场促销流行起“套餐“风:商家一股脑地将一整套商品打包销售给消费者。消费者往往只知套餐价,而不知每件商品的价格。“衣柜套餐里一堆东西,最后,要买的主材--橱柜到底是多少钱?是不是按照比正规价格购买合算,谁也搞不清,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在某家建材市场,消费者汪先生告诉记者。
消费者越砍价越不敢买
记者在一家居卖场选中一款某品牌标价8600的实木衣柜时,当问起有没有更优惠的价格时,销售员说只需要5600元。这么大幅度的优惠价格,在建材市场并不少见。对于这种“明码标价“,但是如此大的促销幅度让消费者产生了质疑。为什么明明说的是“明码标价“,却可以任由消费者随意砍价。对消费者来说,砍价砍得越低自然是越实惠,但同时也让消费者心理打鼓,如此大的优惠,不会是伪劣产品吧。“价格标签什么都说明不了,虽然价标在那儿,但你永远不知道最低价在哪儿。“潘先生说,像自己是存个心眼,觉得现在到这些地方买东西,没有一家不需要讨价还价的。要是不杀价,心里总有点担心,可如果遇到实心眼的,看到有正规标签,以为是经过认定的实价,连价都不砍,岂不是更吃亏?
“明码标价“是个陷阱?
为什么标价一定要比实价高一些?不少商家表示,毕竟建材类市场不同于超市、药店,绝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养成了讨价还价的习惯,在价格上做些让步,反而有“让利促销的感觉“,买卖双方皆大欢喜,不是更好?这种比标价要低的售卖方式似乎已经是专业市场的“行规“。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衣柜商家通过虚抬价格,在价格签上“留一手“,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调价操作空间,是缺乏商业诚信的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价格签不但没有让消费者明白消费,反而可能带着消费者绕进“价格迷宫“。消费者在购买时不要轻易相信“明码标价“产品,一定要到正规的品牌店购买“实码“标价。



















